不自主運動 應該做什么檢查
一、病 史
注意不隨意運動的性質、范圍、時間、誘因,是靜止性還是運動性,休息后是減輕還是加重,運動開始時是否特別困難,服什么藥物有效,以及所伴隨的癥狀。
1、震顫 對于以震顫為主要病史的應注意與情緒,過勞、驚恐、生氣、怯場、劇烈運動的關系。是靜止性震顫還是動作性震顫、先天性震顫,有無家族史。有無帕金森病,腦炎,動脈硬化,腦梗死,多系統(tǒng)萎縮,肝豆狀核變性,多發(fā)性硬化、心功能衰竭,有無一氧化碳、錳、汞及鉛等中毒史,有無傷寒產經梅毒感染史,有無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藥物使用史及應用時間和量,有無代謝中毒性疾病如肝硬化、尿毒癥等,以及遺傳史。
2、舞蹈樣運動 對于以舞蹈樣運動為主的不隨意運動病史中應注意激動、精神緊張、疲勞、體力活動時是加重或減輕,安靜時情況,有無顱內疾病如炎癥、血管病、腫瘤等;全身性疾病如風濕熱、梅毒、中毒、惡性貧血、肝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藥物中毒發(fā)應如抗精神病類藥物;遺傳性舞蹈病及原因不明性舞蹈病;是否妊娠。
3、手足徐動癥 有無新生兒窒息、核黃疸,發(fā)育遲緩如起坐行走、說話的時間較晚。成年人注意基底節(jié)區(qū)血管性病變、腦腫瘤、慢性肝性腦病,是否應用抗精神病藥物過量引起。
4、扭轉痙攣 注意基底節(jié)疾病,肝豆狀核變性,腦炎后遺癥,有無服藥史等。
5、肌陣攣 注意頭部損傷,腦血管病,腫瘤,變性疾病,多發(fā)性肌陣攣病、腦缺氧,代謝性或中毒性腦炎。
6、肌束震顫 注意有無運動神經元病、脊髓或延髓空洞癥、多發(fā)性硬化,周圍神經病,甲狀腺毒性病,重度貧血,電解質紊亂,藥物中毒等。
7、肌痙攣 注意腦部病變如局限性癲癇發(fā)作,三叉神經痛性面肌痙攣等,有無破傷風、手足搐溺癥、士的寧中毒、狂犬病及特發(fā)性疼痛如小腿三頭肌突發(fā)的強直性疼痛等病史。
8、基底節(jié)鈣化 注意家族史、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或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
二、體格檢查
不自主運動的體格檢查極為重要,多依據病史和體格檢查來診斷不自主運動以及是那種類型的不自主運動。查體時注意。
1、震顫 是身體的一部位還是全部,是循一定方向、不自主的、節(jié)律性還是無節(jié)律性的顫動,是靜止性震顫還是動作性震顫。
2、舞蹈樣運動 注意檢查頭面部和肢體及軀干,上肢重還是下肢重,注意聳肩、轉頸、伸臂、擺手、伸屈手指。注意肌張力,是否妊娠等。
3、手足徐動癥 注意手足扭轉運動、肌張力,肌痙攣時的肌張力,肌松弛時的肌張力,隨意運動時和安靜狀態(tài)時的肌張力。
4、肌張力改變 注意肌強直是齒輪樣或鉛管樣強直還是折刀樣,是變換不定的肌張力,還是游走性肌張力增高或降低發(fā)作,與情緒激動,安靜休息時或睡眠時情況。
5、肌陣攣 是節(jié)律性肌陣攣或非節(jié)律性陣攣。
6、肌束震顫 注意部位如手、臂、股、舌。軀干與小腿肌或四肢、顏面等部位,震顫的性質,范圍,幅度、頻度及時間等。
7、M痙攣 陣攣性肌痙攣還是強直性肌痙攣等。
三、輔助檢查
由于大腦皮質運動區(qū)及其下行纖維,基底節(jié)、腦干、小腦、脊髓、周圍神經以及各部的病變都可引起不自主運動。其表現(xiàn)多種多樣產生不自主運動主要和錐體外系的功能失調有關。臨床上輔助檢查應圍繞著上述解剖位置進行檢查。所以除了血、尿、便常規(guī)、風濕、類風濕、血沉、等外還應根據情況選擇腦或脊髓CT、MRI、肌電圖、和(或)肌肉、神經活檢等。
不自主運動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不自主運動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伴發(fā)的精神障礙
- 多發(fā)性肌炎和皮肌炎伴發(fā)的精神障礙
- 硬皮癥伴發(fā)的精神障礙
- 白血病伴發(fā)的精神障礙
- 水、電解質紊亂伴發(fā)的精神障礙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抗線粒體抗體(AMA) 、 漿膜腔積液細胞計數
[最常用的藥物]
[看病掛什么科]
[最常用的藥物]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最常用的藥物]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最常用的藥物]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最常用的藥物]
不自主運動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h3>
患者關注排行榜
不自主運動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