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一部名叫《工作細胞》的動畫傳遍朋友圈。里面一群群呆萌的血小板俘獲了無數(shù)人的心,讓不少人迷上了自己的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因疾病等各種原因導致的血小板數(shù)量偏低,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和《工作細胞》里展現(xiàn)的不同的是,血小板的壽命只有7-14天,體外的血小板保存5天就不能使用了。
每年的夏冬兩季,基本全國很多地方都會出現(xiàn)血小板荒,今年尤甚,具體原因我想大家一定是知道的。
和獻全血不一樣,血小板的捐獻認知度更低,每次捐獻需要的時間也更長。市場的需求正逐年遞增。
科學家和醫(yī)務人員早就注意到,依靠人類捐獻的血小板,肯定是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的。因此,人工合成血小板就成了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方向。
然而,經過多年的不斷嘗試,人工生產的血小板始終達不到臨床使用的標準。這嚴重阻礙了人工生產血小板的臨床使用。
近日,來自京都大學大學的KojiEto團隊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首次實現(xiàn)了臨床應用級別的人工血小板生產。Eto教授更是不無自豪地說,“我們的這個發(fā)現(xiàn)是人造血小板走向臨床應用的最后一個科學步驟。”
近日,Eto團隊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發(fā)表在頂級期刊《細胞》上[1]。
通訊作者KojiEto
血小板來自骨髓和肺中的巨核細胞產生的碎片[2],這兩個來源是去年年初才正式確定的。
科學家很早就想到了通過體外培養(yǎng)巨核細胞生產血小板。不過巨核細胞的獲取并沒有那么容易。人誘導多能干細胞(hiPSCs)技術的成熟,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近年來,已經有科學家利用人誘導多能干細胞(hiPSCs),分化出永生化的巨核細胞系(imMKCL),再用這些巨核細胞生產血小板[3-5]。
但是,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正常情況下一次治療需要2000-3000億個血小板??蔁o論研究人員花了多大的心思,他們的血小板生產規(guī)模一直達不到臨床使用的數(shù)量級。
背后的原因,研究人員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Eto團隊的研究人員在做實驗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晃動培養(yǎng)瓶能增加血小板的產量。這似乎暗示水平搖動引起的物理應力增強了血小板的生成。
觀察到這個現(xiàn)象之后,研究人員很快就在一個20L的波動系統(tǒng)中進行了實驗。雖然巨核細胞能持續(xù)在里面增殖,但血小板產量和質量并沒有提高。他們猜測,可能還是流體參數(shù)不對。
實際上,早在2007年,就有研究表明,小鼠骨髓中的巨核細胞受到的血流剪切應力,對血小板的生成非常重要[6]。
于是,基于之前的探索性成果,他們嘗試在生物反應器中重現(xiàn)巨核細胞在骨髓中承受的血流剪切應力。遺憾的是,他們改進的反應器生產水平仍舊非常低。每個巨核細胞只能生產14個血小板。而在體內,一個巨核細胞產生血小板的量在500-1000個左右。
如此看來,單獨的剪切應力似乎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啊。他們認為,一定漏掉了什么東西。
使用雙光子活體成像觀察血小板的脫落過程
于是,他們決定在回到體內一探究竟。
研究人員首先給小鼠骨髓中的巨核細胞做了綠色熒光標記,然后用雙光子顯微鏡和粒子成像速度場儀(PIV)觀察了小鼠顱骨骨髓中的血小板生成過程。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大量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處于湍流之中,而處于靜息狀態(tài),不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周圍則是層流。
血小板竟然是被湍流亂棒“打”下來的!
圖中綠色的是血小板和巨核細胞,紅色是血流,藍色是細胞核
湍流和層流是流體流動的兩種狀態(tài)。當流速很小時,流體分層流動,互不混合,稱為層流。隨著流速的增加,流體的分層結構被破壞,不同流層間相互混合,稱為湍流。KojiEto說:“已經有很多人在生物反應器上下功夫了,但他們都是用的層流,沒人想到用湍流。”
在回頭去看他們之前用到的反應器,確實缺少足夠的湍流,而這可能就是血小板脫落的關鍵。
發(fā)現(xiàn)湍流的重要性之后,研究人員又開始尋找新的反應器。通過各種模擬測試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一種叫做VerMES的垂直往復運動式液體培養(yǎng)生物反應器似乎能行。
在2.4升的反應器里,當VerMES的葉片以300毫米/秒的速度做上下往復運動時,每個巨核細胞能產生70-80個血小板,產量比原來提高5倍。而且,這種條件下產生的血小板質量也特別好。
進一步分析顯示,VerMES生物反應器不僅能形成剪切應力,還能產生足夠水平的湍流和渦流。
有了這個初步的成功,研究人員就要計算出背后的模式了。于是他們又做了一個0.3升的反應器,探索出了這個體積的反應器,葉片的最適運動參數(shù)。
有了這兩組數(shù)據,研究人員很快就摸索出在8升的生物反應器中葉片的運動距離和速度。最終他們發(fā)現(xiàn),葉片的上下運動范圍是40毫米,葉片的運動速度是150毫米/秒。在這樣的參數(shù)條件下,Eto團隊成功在8升的生物反應器中生產了1000億個血小板。
終于達到了臨床使用的規(guī)模。
當然,僅生產出來血小板是不夠的,還得看看血小板的功能怎么樣。接下來研究人員又比較了生產的血小板和志愿者捐獻的血小板的功能。
研究人員首先在電鏡下觀察了兩種血小板,imMKCL產生的血小板比捐獻的要大,而且大小更不均勻,但也有完整的血小板結構以及α顆粒(血小板中的可分泌蛋白儲存在α顆粒中)。體外的血小板聚集實驗中,兩者的表現(xiàn)也相似。
為了進一步確認生產的血小板在體內的功能,研究人員又在兩個動物模型中進行了實驗。
研究人員首先用2.4Gy的電離輻射照射小鼠,以抑制它的造血功能。在照射后第9天,也就是自身血小板最低的時候,研究人員給小鼠分別輸入了生產的血小板和志愿者捐獻的血小板,比較了血小板的動力學和出血時間,兩者都是相似的。
然后,研究人員又在能更好評價血小板止血能力的兔模型中進行了實驗。研究人員先用白消安抑制動物自身的血小板生成,在2周后注射棕櫚酸乙酯以抑制網狀內皮系統(tǒng),避免輸入的血小板被破壞。之后輸入兩種血小板,并切開耳緣靜脈,比較出血時間。兩種血小板顯示出的止血能力還是相似的。
有了以上的數(shù)據和表現(xiàn),Eto認為,“我相信,我們的這個發(fā)現(xiàn)是人造血小板走向臨床應用的最后一個科學步驟。”[7]
目前,Eto團隊正在通過設計自動化生產方案,進一步擴大生產規(guī)模,以期進一步提高產量、降低成本。
此外,他們還順手解決了配型的問題。他們開發(fā)了一種通用血小板,這種血小板表面沒有人類白細胞抗原,輸入人體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反應。盡可能的擴大人工生產血小板的適用人群。
據Eto估計,在未來的1-2年,他們將開展臨床研究?;蛟S在2020年之后,血小板荒有望解除。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斑。用于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癥見全身瘀點或瘀斑,發(fā)熱煩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見鼻衄,齒衄,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
健客價: ¥48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腸溶片適應癥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發(fā)病風險預防心肌梗死復發(fā)中風的二級預防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及其繼發(fā)腦卒中的風險降低穩(wěn)定性和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的發(fā)病風險動脈外科手術或介入手術后,如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PTCA),冠狀動脈旁路術(CABG),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動靜脈分流術預防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險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健客價: ¥17.8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腸溶片適應癥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發(fā)病風險預防心肌梗死復發(fā)中風的二級預防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及其繼發(fā)腦卒中的風險降低穩(wěn)定性和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的發(fā)病風險動脈外科手術或介入手術后,如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PTCA),冠狀動脈旁路術(CABG),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動靜脈分流術預防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險因
健客價: ¥1458用于某些抗生素難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細胞內感染的輔助治療(如帶狀皰疹、流行性乙型腦炎、白色念球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為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本品可用于濕疹、血小板塊減少、多次感染綜合癥、慢性皮膚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
健客價: ¥36本品適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纖維蛋白原增高及血小板凝集率增高的患者。
健客價: ¥15用于某些抗生素難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細胞內感染的輔助治療(如帶狀皰疹、流行性乙型腦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為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劑;本品可用于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綜合征、慢性皮膚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
健客價: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