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大多合并嚴重肝硬化,肝功能差,且易發(fā)生肝內(nèi)播散和遠處轉移,加之肝癌起病隱匿,絕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屬于晚期,常常無法手術。肝癌對化療、放療均不敏感,而且往往會損害肝功能。目前在458醫(yī)院.全軍肝病中心,率先開展的致敏DC-CIK細胞療法在治療肝癌上實現(xiàn)了新突破。
致敏DC-CIK細胞療法是通過肝癌病灶細胞和血液中提取DC、CIK細胞共培養(yǎng),應用生物技術在體外對這些細胞進行培養(yǎng)增殖,使其具有高效識別和殺滅肝腫瘤細胞的能力,(共培養(yǎng)進一步增加了DC-CIK細胞殺傷癌細胞的敏感性);再將這些高活性的細胞回輸?shù)讲∪梭w內(nèi),不僅可以準確高效地殺滅腫瘤細胞,還能激發(fā)機體產(chǎn)生抗腫瘤的免疫反應,從而使免疫網(wǎng)絡發(fā)揮正常作用以殺死腫瘤細胞,并啟動免疫監(jiān)視防止肝癌復發(fā)。
與傳統(tǒng)的手術、放化療相比,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清除患者體內(nèi)殘留微小病灶,不傷身體、無痛、無副作用,在減輕患者化療毒副作用的同時,還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與生活質量。DC-CIK治療還可與手術、放化療等聯(lián)合應用,能有效提高放化療敏感性,減輕毒副作用,增強機體抵抗力,使治療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相對僅接受手術、放療、化療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配合生物治療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可延長3倍,治療總體有效率可提高約15%。”這是一次腫瘤免疫治療國際研討會上得出的結論。
患者李先生,男性,46歲,2012年6月馬先生因肝區(qū)疼痛,乏力,發(fā)熱等癥狀到醫(yī)院檢查,進行B超檢查,被診斷為原發(fā)性肝癌,腫塊大小8.56*9.75cm,進行手術切除,術后反應大,癥狀沒有變化。出現(xiàn)食欲減退,腹脹不適,飯后加劇乏力、消瘦,右上腹疼痛,呈刺痛,通過網(wǎng)絡了解到廣州458醫(yī)院全軍肝病中心開展的致敏DC-CIK細胞療法,經(jīng)過2個療程的生物免疫治療,患者肝區(qū)疼痛減輕,精神有所好轉,食欲增加,體重也增加了不少,各種癥狀基本上已經(jīng)消失,之后又進行了1個療程,肝內(nèi)的腫塊消失,病情穩(wěn)定,精神好,皮膚紅潤,通過復查一切正常。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肝炎病毒攜帶者占人口總數(shù)的10%,約1.3億。然而,面對如此龐大的乙肝病群,臨床卻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絕大多數(shù)乙肝患者只能通過藥物控制病情,無法完全治愈。
2012年至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領銜開展“乙肝疫苗致敏的樹突狀細胞(DC細胞)聯(lián)合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科研項目,從細胞免疫治療的角度,尋找攻克乙肝的新方法。目前已完成了預實驗,將于今年3月份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現(xiàn)狀>
乙肝只能控制難以治愈
對乙肝患者來說,通過治療實現(xiàn)“轉陰”是最大的愿望。但目前臨床針對乙肝的兩個比較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對策中,干擾素的乙肝陰轉率只有3%,而口服藥物基本小于1%。而且,停藥后2年內(nèi)乙肝復發(fā)率高達80%,也很可能發(fā)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所以大部分乙肝患者只能終身服藥。
中山三院肝病醫(yī)院院長助理、肝病實驗室主任黃月華教授表示,乙肝的治療有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臨床控制,患者用藥后,肝功能恢復正常,病毒能夠降下來,癥狀改善;第二個階段叫免疫控制,即病人停藥之后,病毒能夠得到抑制,但是由于病毒沒有清除,患者極有可能在多年后或自身免疫狀況出現(xiàn)改變時,乙肝復發(fā),且復發(fā)后治療的時間更長,甚至是出現(xiàn)終生耐藥。
“通常所說的乙肝‘轉陰’,重點指的是乙肝表面抗原‘轉陰’,也就是治療的第三個階段——臨床治愈。”黃月華說,臨床治愈階段患者的生存率將大大提高,而且發(fā)生肝硬化、肝癌的幾率顯著下降,這已經(jīng)通過全球多中心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得到證實。然而,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療多只能達到臨床控制或免疫控制,尚不能達到滿意的臨床治愈。
至于第四個治療階段,是將肝細胞核里跟宿主細胞基因組整合在一起的乙肝cccDNA(閉合環(huán)狀DNA)也都去除,真正實現(xiàn)徹底治愈,但這并非易事。“現(xiàn)有的資料表明,如果能夠達到臨床治愈階段,對患者已是非常好的結果。可以停藥,這也是我們目前要奮斗的目標。”黃月華說。
在我國,現(xiàn)正感染乙肝的患者有2000多萬,還有8000多萬是病毒攜帶者,若不加以控制,將消耗國家巨大的資源,同時也會使中晚期肝病患者人數(shù)持續(xù)居高不下。據(jù)統(tǒng)計,我國肝癌的發(fā)病率已經(jīng)占全球的55%,因乙肝進展為肝癌的患者在中國也是最多的,乙肝防控任重道遠。
突破>
以DC細胞調動免疫清除
作為“DC細胞聯(lián)合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黃月華在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學及癌變分子機制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因關注到細胞免疫治療在肝癌臨床應用的成果以及國內(nèi)乙肝發(fā)病的嚴峻形勢,她與團隊將技術移植過來,針對乙肝開展細胞治療的探索。
“乙肝病毒很聰明,可以說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小的DNA病毒。它有4段基因,而且互相之間還有重疊,功能非常強大。”黃月華介紹,在現(xiàn)行的乙肝治療中,干擾素的治療主要依賴于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tǒng),通過獲得非特異性的免疫調控來抑制病毒。而絕大多數(shù)患者選擇的口服藥物,其實也只是作用于單一靶點,只能針對其中的一個基因,沒有涉及到其他基因和病毒轉錄的過程,需要長期甚至是終生用藥,才能持續(xù)抑制病毒。至于已經(jīng)整合到肝細胞核里邊的乙肝病毒,藥物是完全沒辦法對付的。
而乙肝治療的突破主要得靠國內(nèi)自己,國外相關的研發(fā)基本上是停滯的?,F(xiàn)在,國外乙肝疫苗接種的普及率非常高,病群已經(jīng)很少,只剩下少部分人需要用藥。
“乙肝需要多渠道多機制地聯(lián)合用藥,目前所有的標準療法遠遠不足以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我們考慮,是否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使用一些聯(lián)合療法,包括幾種藥物的聯(lián)合或是藥物聯(lián)合一些新的治療措施。”黃月華指出,慢性乙肝以及乙肝相關性肝病的致病核心是免疫耐受,機體無法認識到乙肝病毒是外源的,對它的存在是默許,這也是乙肝病毒得以長期在人體內(nèi)存在的基礎。“10個健康人感染乙肝,只有1個會成為慢性感染,就是因為患者無法啟動正常的免疫機制清除病毒,所以要去除病毒,必須從免疫入手。”黃月華稱。
2001年,DC細胞被證實成功用于腫瘤臨床治療,獲得諾貝爾生理獎。經(jīng)過20余年的臨床反復實踐,同時也證實了它的安全性,尤其對于免疫性的腫瘤效果非常理想。
黃月華表示,國外用DC細胞治療肝病較權威的是英國的伯明翰大學肝病中心,中晚期肝癌患者無瘤生存期、總生存期明顯延長,生活質量和癥狀顯著改善。“我們于是想到,將這個細胞也用到慢性肝炎的治療中。”
目標>
3年后推出標準治療方案
DC細胞可以說是免疫細胞的起源。乙肝疫苗刺激DC細胞,誘發(fā)特異性T細胞增殖,在體內(nèi)靶向裂解病變的肝細胞或者病毒,使其發(fā)生損傷或凋亡。“可以說,特異性T細胞一旦形成,即是多功能、多克隆、多表位的,它會追著乙肝病毒的基因裂解,哪個肝細胞有乙肝病毒它就誘導其凋亡,這種效應非常強大,也是持續(xù)性的。”黃月華說。
作為國家“十二五”傳染病重大專項病毒性肝炎專題,“DC細胞聯(lián)合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項目模擬了乙肝從慢性感染到自動清除病毒的過程,通過前期的預實驗,證實誘導產(chǎn)生的T細胞的功能與數(shù)量,與那些靠機體自身清除乙肝病毒的狀態(tài)是一模一樣的。同時,病人的反饋比較好,幾乎沒有不適的感覺。
按照規(guī)定,所有新的治療項目都要經(jīng)過規(guī)范、隨機的多中心研究測試和隨機的雙盲3期臨床試驗,才能正式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完成預實驗后,項目將于2015年3月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黃月華透露,病人參與治療時,所有的治療組和對照組都給予3個月的抗病毒藥物,此后治療組在抗病毒的基礎上,從第3-9個月疊加細胞治療,即用乙肝疫苗沖擊的致敏的DC細胞誘導T細胞,兩個星期給予1次,一共12次的治療。臨床試驗計劃完成450例患者,目前中心登記在冊的已經(jīng)有150多名病人,到時還會正式廣泛地招募符合標準的病人。“3年結束后,會有一個常規(guī)的治療方案,推廣到全國。”
“往后的20年,應該是細胞治療的新紀元。”黃月華表示,在過去的四五十年,都是使用外源的藥物殺滅病原體,以后應該是通過主動調整體內(nèi)的免疫功能,實現(xiàn)病毒的清除。“也唯有這樣的辦法,乙肝才有可能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
恩替卡韋片:本品適用于病毒復制活躍,血清轉氨酶ALT持續(xù)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療。 虎駒乙肝膠囊:疏肝健脾、清熱利濕、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虛兼濕熱淤滯證。癥見:脅肋脹滿疼痛,脘痞腹脹,胃納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黃等。
健客價: ¥1360清熱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較強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膽,降酶,澳抗轉陰的作用。用于肝氣郁滯,濕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健客價: ¥48利膽退黃,改善肝功,調節(jié)免疫機能。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和其他肝炎。
健客價: ¥44.5清熱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較強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膽,降酶,澳抗轉陰的作用。用于肝氣郁滯,濕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健客價: ¥29補氣健脾、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用于慢性肝炎屬脾氣虛弱、血瘀阻絡、溫熱毒蘊蒸,癥見脅痛、腹脹、乏力、尿黃;對急性肝炎屬上述癥候者亦有一定療效。
健客價: ¥19疏肝健脾、清熱利濕、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虛兼濕熱淤滯證。癥見:脅肋脹滿疼痛,脘痞腹脹,胃納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黃等。
健客價: ¥13.5疏肝健脾、清熱利濕、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虛兼濕熱淤滯證。癥見:脅肋脹滿疼痛,脘痞腹脹,胃納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黃等。
健客價: ¥34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用于乙型肝炎,辯證屬于肝膽濕熱內(nèi)蘊者臨床表現(xiàn)為:肝區(qū)熱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頭暈耳鳴或面紅耳赤,心煩易怒,大便干結,小便少而黃,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
健客價: ¥15.81、恩替卡韋片:本品適用于病毒復制活躍,血清轉氨酶ALT持續(xù)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療。 2、虎駒乙肝膠囊:疏肝健脾、清熱利濕、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虛兼濕熱淤滯證。癥見:脅肋脹滿疼痛,脘痞腹脹,胃納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黃等。 3、促肝細胞生長素腸溶膠囊:用于中、重度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950清熱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較強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膽,降酶、表面抗原轉陰的作用。用于肝氣郁滯,濕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健客價: ¥43疏肝健脾、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屬肝郁脾虛兼濕熱瘀滯證,癥見:脅肋脹滿疼痛,脘痞腹脹,胃納不佳,四肢倦怠,小便色黃等。
健客價: ¥45補肝腎,益氣活血。用于乙型肝炎,辨證屬于肝腎兩虛證候。臨床表現(xiàn)為:肝區(qū)隱痛不適,全身乏力,腰膝酸軟,氣短心悸,自汗,頭暈、納少,舌淡脈弱。
健客價: ¥201.恩替卡韋片:本品適用于病毒復制活躍,血清轉氨酶ALT持續(xù)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療。 2.華蟾素片:解毒,消腫,止痛。用于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癥。
健客價: ¥5569補肝腎,益氣活血。用于乙型肝炎,辨證屬于肝腎兩虛證候。臨床表現(xiàn)為: 肝區(qū)隱痛不適,全身乏力,腰膝酸軟,氣短心悸,自汗,頭暈,納少,舌淡,脈弱。
健客價: ¥17.9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急、慢性乙型肝炎,見有乏力、肝病、納差、脘脹等癥。
健客價: ¥42清肝利膽,利濕解毒。用于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或無黃疸)、發(fā)燒(或低燒)口干苦或口黏臭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8清肝利膽,利濕解毒。用于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或無黃疸)、發(fā)燒(或低燒)口干苦或口黏臭,厭油,胃腸不適,舌質紅,舌苔厚膩,脈弦滑數(shù)等;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動期、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35恩替卡韋片:本品適用于病毒復制活躍,血清轉氨酶ALT持續(xù)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療。 復方鱉甲軟肝片:軟堅散結,化瘀解毒,益氣養(yǎng)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屬瘀血阻絡、氣血虧虛兼熱毒未盡證。癥見:脅肋隱痛或脅下痞塊,面色晦暗.脘腹脹滿,納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且苦,赤縷紅絲等。
健客價: ¥1620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用于乙型肝炎,辯證屬于肝膽濕熱內(nèi)蘊者。臨床表現(xiàn)為:肝區(qū)熱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頭暈耳鳴或面紅耳赤,心煩易怒,大便干結,小便少而黃,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
健客價: ¥17.8疏肝健脾、清熱利濕、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虛兼濕熱淤滯證。癥見:脅肋脹滿疼痛,脘痞腹脹,胃納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黃等。
健客價: ¥780健脾益腎、化瘀解毒。適用于不宜手術的脾腎兩虛、瘀毒內(nèi)阻型原發(fā)性肝癌輔助治療,與肝內(nèi)動脈介入灌注加栓塞化療合用,有助于提高介入化療療效、減輕對白細胞、肝功能、血紅蛋白的毒性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改善脘腹脹滿痛、納呆食少、神疲乏力、腰膝酸軟、溲赤便溏、疼痛。
健客價: ¥45行氣化瘀,清熱解毒。本品為原發(fā)性肝癌輔助治療藥,適用于原發(fā)性肝癌Ⅱ期氣滯血瘀證患者,合并肝動脈插管化療,可提高有效率和緩解腹脹、乏力等癥狀。
健客價: ¥60本品適應于慢性乙肝的保肝治療。
健客價: ¥67本品適應于慢性乙肝的保肝治療。
健客價: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