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學到現在發(fā)現六年級的幾個學生(年齡稍大或發(fā)育較早)變化比較大,經常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進入六年級的孩子,有些已經處在青春叛逆期,加上基礎差,面臨畢業(yè)學習上的壓力較大,他經常做出在老師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不按學校規(guī)定穿校服,課間操不參加或不認真做等)。這階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變化大并很難教育,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遇事已開始思考,形成不成熟的主見。他們對老師的話開始懷疑,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不但不愿向老師吐露,背地里還埋怨老師不理解自己。如果處置不當,對孩子的表現刨根問底,或是漠不關心就會增強孩子的反抗情緒。而我們教師在權威動搖后,一時難以適應又不愿降低姿態(tài)、調整教育方法去面對孩子,對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
班主任應如何正確對待學生的青春叛逆期呢?我個人認為,給予學生及時的心理疏導很重要,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平等友好相處,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班主任可以進行以下嘗試,比如:
1.觀察法。在自然狀態(tài)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考察,即通過“聽其言、觀其行”來掌握學生的情況。例如:有的學生由于某種疾病上課精力不足,作為班主任應該觀察到,及時地給予關心、體貼,并組織班集體幫助他,鼓勵他多參加文體活動,注意鍛煉身體。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意志力。作為班主任,只要勤于觀察、善于觀察,就能及時給學生進行疏導。
2.談話法。通過親自與學生交談,獲得學生信息,可以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個性,跟學生的談話方式有多種,根據需要可找學生個別談心,也可找班干或小組漫談,還可對全班進行專題談話。無論哪一種形式,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注意談話的態(tài)度,還要照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及時了解學生生活或學習方面的困難,還有不當行為和不良心理狀態(tài),及時進行幫助和疏導。
3.周記法。有些事情學生不愿親口說出來,這時班主任可以實行周記法,讓學生把平時不敢說出來的話寫上去,并向學生保證做好保密工作,還要認真寫好批語,并可以根據需要找學生在輕松友好的氣氛下進行個別談話,幫助學生打開心靈的枷鎖,讓學生知道你是一位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班主任。
4.上好心理健康輔導的班會課。實踐證明,針對班集體中近期出現的一些現象,利用班會課來醫(yī)“心”、育“心”的效果非常顯著。在上課時,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目標明確,圍繞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發(fā)展健全人格的總目標,確立了一系列的子目標,如:協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發(fā)展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業(yè)的提高。其次做到內容具體,有針對性,圍繞學生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設計一系列的課題,例如:怎樣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如何正確地面對父母的責備,如何正確認識學生崇拜偶像的現象,如何正確對待追求個性和社會時尚的問題,等等。再次,要注意方法的靈活性、多樣性、適應性、有效性,我常常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育內容的需要恰當的運用討論法、認知法、活動操作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法以及行為訓練法。讓學生在班集體中輕松、愉快、自由的氣氛中學習,正確地認識自我,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班會課中,學生有更多暢所欲言的機會,甚至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心里話,對自我價值和青春期逆反心理、責任感等的認識寫在小紙條上,讓學生在班上交換朗讀,自由發(fā)表意見,班主任只擔當服務引導的角色,千萬不能隨意發(fā)表意見,如“你真笨”、“不能這樣”等有害學生自尊的言行。
5.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能否受學生歡迎,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關鍵,那么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班主任呢?首先,不斷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素質,做一個有學問,有內涵,有修養(yǎng),富有幽默感和擁有廣泛興趣的班主任。其次,要尊重愛護學生,善于和學生溝通,改變班級管理模式,用“服務”替代“管制”。
總之,作為班級組織者的班主任,更應該耐心地采取適當的方式引導好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尤其是逆反心理表現相對嚴重的學生,應該重點疏導教育,讓每個學生得以健康成長,這也是班主任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