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頸椎???
頸椎病是指頸椎骨質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退化等改變,刺激或壓迫頸部神經脊髓,血管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在頸椎病的發(fā)生過程中,長時間低頭工作是致病原因,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頸椎病發(fā)病率不斷提高,患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
中醫(yī)怎么看待頸椎???
1.中醫(yī)學對頸椎病的認識,散見于痹證,痿證,項強,眩暈等方面論述。
痹者,閉也。是阻塞不通的意思。痹證是指外邪侵襲,痹阻絡脈,而致周身肌肉關節(jié)疼痛,腫大,沉重一類的疾患。書中《內經》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又有從筋,骨,脈,肌,皮分為五痹者。這全是從邪氣的性質或中人的部位淺深不同而定的。
頸椎病根據中醫(yī)骨傷科分類----1.神經根型頸椎病2.脊髓型頸椎病3.椎動脈型頸椎病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5.混合型
其發(fā)病原因,風寒濕夾雜,邪氣趁虛而入,局部經絡痹阻不通,不通則痛。或后天肝腎不足,營衛(wèi)不和,關節(jié)筋肉失養(yǎng),氣血不暢,不榮則痛。
顏德馨認為“中焦氣虛,痰濁內停,清陽不升。”是發(fā)病根本。《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痙項強,皆屬于濕。"《靈樞:經筋》:"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類證治裁》曰:"諸痹……良由營衛(wèi)先虛……風寒濕乘虛內侵。正氣為邪阻……久而成痹。"
李家庚認為”蓋經脈者,所以行血氣,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jié)者也。氣血流注,經脈充注,環(huán)周不休,自無一息之停。設或外感六淫之邪,內傷七情之氣,氣機偶愆,機能失調,導致氣血不和,經脈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