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臥床5個月:以為快死掉" width="300" height="4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4/1518639567-20150402113928342.jpg" />
艾薇兒去年底在推特表示:“我的狀況不是很好,但不方便透露病情,希望大家能替我祈禱。”她的留言讓歌迷憂心忡忡。她在鎂光燈前消聲匿跡半年,最近登上《時人》雜志談論健康狀況,她說:“我當時和好友到賭城慶生,我覺得渾身不舒服,什么都吃不下,我們到泳池邊戲水,我也得先離開,回房臥床休息。”朋友問她:“怎么了?”但她也搞不清楚狀況。
醫(yī)師檢查半天找不出病因,最后才發(fā)現她得了“萊姆癥”,她說:“我不知道被蟲咬到會得這種病,我足足臥床5個月,我覺得無法呼吸、無法講話,動彈不得。我以為我快死掉了,有一段時間,整整一個禮拜,我站都站不起來,沒辦法洗澡,感覺一點力氣都沒有。”
她生病后,母親搬到她位于安大略的家里照顧她,她老公──五分錢樂團主唱查德克洛格也趁巡演空檔陪伴她,經過幾個月的休養(yǎng),她已逐漸康復,她說:“我大概痊愈8成,這是生命的警鐘,我希望未來可以好好享受人生。”她本月將推出新單曲《Fly》,獻給2015年的特殊奧運。
萊姆癥為由Borreliaburgdorferi菌所引發(fā)之感染性疾病。這些細菌是經由一種學名為Ixodesscapularis的扁虱的叮咬而傳染。由于扁虱非常的小,且被它咬到通常沒有感覺,故某人出現萊姆癥癥狀時,通常不記得曾被扁虱咬過;萊姆癥最常發(fā)生于美國東北及中西部,雖然在美國每個州都曾報告過有此病癥出現。
癥狀
最初感染
萊姆癥最初感染癥狀為出疹子,醫(yī)學,此紅斑通常自叮咬處向外散布,形成中央空洞的形狀稱之為‘靶心’;雖然出紅疹的部位不常感到發(fā)癢或疼痛,但仍會出現較普遍的癥狀如:發(fā)燒、肌肉疼痛、疲倦及頭痛。
感染惡化
當萊姆癥惡化時亦可能引發(fā)下列疾病:腦膜炎、臉部神經癱瘓或其他神經性問題、心臟炎(一種心肌發(fā)炎疾病,可造成心率不整);這些狀況通常在最初感染的數周到數月間出現。疾病發(fā)展末期亦可能引發(fā)關節(jié)炎,特別是在膝蓋或髖骨部位會有腫大現象;神經性問
記憶力及集中力缺乏的癥狀,這些末期神經性萊姆癥候群幾乎會影響所有已受到早期萊姆癥影響的患者,有些病患僅有上述的某些狀況,很少有患者會經歷所有的疾病階段。
近來萊姆癥感染引發(fā)許多公眾的關切及疑惑,萊姆癥并不是其他疾病的并發(fā)癥,亦通常不會造成慢性疲勞癥候群或其他難以定義的疾??;它確實是一項獨立出來的疾病,能造成特異性的征候及癥狀,故任何無法解釋的醫(yī)學狀況都不應嫁禍給萊姆癥。
危害
調查美國每年萊姆癥病例報告發(fā)現,目前此病的發(fā)生率已為1982年的二十倍,自1993年起至1997年止,美國每年平均約有一萬兩千五百個病例報告給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在美國,此病大部分集中于東北、中亞特蘭大及中北部區(qū)域,還有一些加州西北部鄉(xiāng)鎮(zhèn)。
大部分B.burgdorferi的感染被認為是在居住處附近進行居家維護、娛樂及休閑活動時暴露于帶原扁虱的結果,因此,住家周圍若有樹林或茂盛樹叢很有可能有扁虱出沒,因而增加感染萊姆癥的危險性,除此之外,參加戶外活動如:爬山、露營、釣魚及打獵,以及那些在戶外工作的人如:野外及公園管理員都為萊姆癥的高危險群。
預防
1.管理傳染源。疫區(qū)應發(fā)動群眾采取綜合措施,包括滅鼠。對感染的家畜及寵物應進行治療。
2.切斷傳播途徑。主要是消滅硬蜱,應結合愛國衛(wèi)生運動在流行區(qū)鏟除雜草,改造環(huán)境。野外作業(yè)時,可用藥物噴灑地面周圍,以達到殺滅硬蜱。
3.個人防護。在發(fā)病季節(jié)避免在草地上坐臥及曬衣服。在流行區(qū)野外作業(yè)時,應扎緊袖口、領口及褲腳口,防止硬蜱進入人體內叮咬。若發(fā)現有蜱叮咬時,及早(24h內)將其除去,并使用抗生素,可以達到預防目的。近來國外已應用重組OspA亞單位疫苗,經人群試驗觀察已證實其有效和安全,首劑注射后第1個月和第12個月分別加強注射1次。